陜西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信息顯示,為加快陜西省藥品物流產業發展,同意陜西京東醫藥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與陜西海川醫藥物流有限公司在西咸新區先行先試實施戰略合作模式。同意陜西京東醫藥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開展第三方藥品物流業務。
在2016年2月國務院就取消了從事第三方藥品物流業務的行政審批,按規定,只要企業達到了現代物流條件,原則上均可通過現場檢查以及備案的形式開展第三方藥品物流業務。2017年8月廣東省食藥監局批準的17家第三方藥品現代物流企業中,順豐正式入圍,成為首家獲得該資質的快遞物流企業,其余16家都是傳統醫藥物流企業,如華潤、廣藥、九州通等。
華夏幸福研究院研究員王瑞妍表示,醫藥流通產業規模龐大,區域性公司較多,與第三方物流企業相比,醫藥流通企業的優勢在于其專業性,但他們的經營成本較高,地域限制導致進取心不強,因此引入更多第三方物流企業,會加速優勝劣汰,提高整個行業的市場集中度與競爭力。
允許非藥企從事三方物流,背后是醫藥流通市場的規模擴大和讓藥品價格“陽光化”的兩票制改革。兩票制即從生產企業到流通環節一張發票,從流通環節到使用單位公立醫院一張發票,極大地減少了中間環節,進一步降低藥品虛高價格。
兩票制政策實施后,原本的各級醫藥代理機構陸續取消,使得藥企的訂單呈現分散化現象,過去運往省級分銷部門的藥品,現在需要進一步下沉到縣鎮甚至鄉村一級市場,這極大推動了藥品物流企業的發展?!斑^去藥企有能力參與藥品物流配送,現在只能放手讓專業的醫藥流通企業去做了?!币晃会t藥公司銷售經理表示。
該銷售經理表示,醫藥流通市場格局比較固定,部分企業擁有地方資源,藥企需要與不同地區的醫藥流通企業建立合作,因此市場也需要新鮮的血液,引入第三方藥品物流企業,對于整個醫藥流通行業是一種激勵,如果參與報價的企業多了,藥企也會優中選優。
根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醫藥物流分會發布的《中國醫藥物流發展報告(2019)》顯示,在醫藥物流七大功能模塊中,醫藥物流運輸占據了醫藥流通總額的56%,是醫藥流通行業中的主要環節,位居第二位的是倉儲管理,比重約為23%。報告顯示,醫藥流通行業正以8%以上的速度增長,預計到2020年,我國醫藥流通總額將會突破4萬億元。